湄江總規
1.具體規劃范圍
風景區范圍由5個景區構成。主景區由大江口景區、仙人府——香爐山景區、塞!埲獚{景區、觀音崖——藏君洞景區4個景區組成,北起銅鑼凼,南到四新水庫,西起牯嶺上,東至沙坪里。主景區以及主景區南面的仙女寨景區,共同構成風景區范圍。風景區總面積為55.44 km2。
湄江風景名勝區范圍北起湄江鎮北向鎮界寨背村,東向順大江口水庫群山山腳至仙人府、香爐峰山腳的鄒家、長春,再沿黃羅灣東向山體頂部輪廓,順山腳至枧頭、至井沖里南向山腳、楊家坪、蘆葦凼、青礦山邊界,而后繞至大石碑、沙坪里、墓山、楊木山,到吳家、托林、檀木山,從深坑處拐至力馬山,繞楠竹山,經銀珠山到槐沖里,再從鳳家山東側到梅子托、古塘林場、煙竹托、六道灣、滟塘、六灣塘、馬方溪、桃溪、銅鑼凼,回到寨背村?偯娣e53.29km2。仙女寨景區范圍以仙女峰山腳為界,面積2.15km2。
核心景區范圍:大江口——香爐山——黃羅灣核心景區北起銅鑼凼,經清流潭至香爐山北,經香蘭、蒿子、黃羅,拐至朱巖、月墳山、馬方溪、王江、秀家坪、秀家至洞垴,面積9.27km2。塞!埲獚{核心景區北起梅子,至枧頭,拐至塞?、龍泉口、檀木山、飛龍潭,再至龍泉、天子山、三道巖門、青蛙山、鷹嘴崖至大江口中學,面積2.29km2。觀音崖核心景區為崖壁外50 m范圍內,面積0.26km2。核心景區總面積為11.82km2。
外圍保護地帶范圍:原則以風景區外圍一層山脊為界,北向從大山侖起,經皂角灣東南下至桐子坳、排下、大竹,從巖背后南下至大石碑以東,再經西南向拐何家嶺,至參雞山、下吳家、后溪,至鳳山、石坑、鳳家、檀家沖、群山、祠塘、落山,再北山至顔家,最后到達大山侖,外圍保護地帶總面積41.71 km2。
湄江風景名勝區是低山地區以溶蝕作用為主發育而成的巖溶性地質景觀的代表,以山峰崖壁、石林地貌及巖洞水系為特征,融合梅山地域文化特色,可供開展觀光游覽、地質科考、攀巖探險、生態休閑等旅游活動的綜合型省級風景名勝區。